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米兰体育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
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
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撞火车那个炸桥梁,
就像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首《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伴随1956年放映的电影《铁道游击队》,在中国大地上流传了半个世纪,影片中铁道游击队政委李正的原型,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衡阳籍烈士文立正。
文立正曾任铁道游击队第二任政委
文立正(1911-1945),原名文立征(徵),字国遒,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山县(今衡阳市衡山县东湖镇)人,1932年在衡阳岳云中学念高中时,即邀集好创办半日制小学一所,专收穷人子弟,亲任教师,并为交不起学费的孩子购买书籍、文具。1934年7月,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化学系。
文立正考入辅仁大学化学系
1935年一二九运动爆发后,投入救亡图存的斗争,和同学们冒着刺骨的寒风走上街头,游行示威。1937年5月,退学加入平津流亡学生地下工作团,经李锐等介绍入党,被派往鲁南人民抗日义勇总队做宣传和民运工作,任鲁南人民自卫军政训处副处长。积极与国民党地方游击队邵剑秋等部建立统一战线组织,创办抗日青年训练班,培养骨干。不久,遵照中共鲁南特委指示,以共产党员身份到邵剑秋部任政治教官,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发展党员,建立中/共支部,改造旧军队,开展游击战。
文立正的入党志愿书
1939年秋,被山东分局书记罗荣桓派入山东国民政府第三专署保安第五旅任政治部主任,后因工作需要重返邵剑秋部。1940年1月,115师政委罗荣桓改编邵剑秋部为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临沂、枣庄、峰县等辽阔平原上与日军周旋,和战士一道,睡草堆,钻青纱帐,吃小米、红薯混合而成的煎饼卷辣椒。
文立正用过的文件包
1942年11月,任鲁南独立支队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铁道游击队长期活跃在津浦干线及枣(庄)临(城)支线上,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文立正作为第二任政委到任后,部队更是如虎添翼。他常常头戴白毛巾,身着农民装,腰揣两支手枪,头戴破毡帽,身着棉衣,脚穿草鞋,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率部在津浦干线及枣庄临城支线上,主动出击,爬飞车,断铁轨,炸火车,毁桥梁,夺机枪,打得日军魂飞魄散,掩护南来北往的干部过路,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
1943年5月15日,文立正率部粉碎日伪偷袭彭口闸会场的阴谋。1944年6月,调任鲁南二地委委员。
文立正家书
有人见文立正三十多岁岁仍孤身一人,劝他成个家,他说:“家是国的细胞,国遭难,家不可能温馨,待全部赶走日寇再说吧。”
1945年2月22日深夜,因叛徒告密,文立正在临城县元区检查工作时遭区武装队三班副班长徐宜南勾引的汉奸申宪五的武装匪兵突然袭击,激战中,文立正头部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4岁。
由于此次死伤人多,又处在战乱时期,文立正牺牲后的安葬地鲜为人知,文立正的表弟陈铁如多次寻觅表哥的坟堆,均无着落。
老电影《铁道游击队》
新中国成立后,长篇小说、电影《铁道游击队》就是以文立正战斗史实为创作素材进行创作的,其中的铁道游击队政委李正的生活原型就是文立正。
文立正的老友李锐复职为中/共中/央委员、中组部常务副部长后,四处打听文立正的去向,才得知文立正早已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为了找到烈士的遗骸,李锐先后撰写了《想念你呵,文立正》、《哭文立正》等9篇文章,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他声情并茂地写道:“文立正的戎马生涯与整个抗日战争相始终,战死在胜利的前夜。他把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的事业融为一起,从而获得永生。”
文立正和好友李锐(右)
中/共山东省委不惜人力财力,终于找到了这位烈士的安葬地——临城县西岗镇丁家堂村西堤土岗,并将烈士的遗骨重新入棺,迁入山东临沂市烈士陵园内。由毛泽东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高耸在陵园正中央。文立正墓前竖有“文立正烈士纪念碑”,碑的背面刻有烈士的简历。
写有文立正名字的纪念碑
一日,李锐和老伴从临沂市烈士陵园扫墓回到住处,晚上看了《铁道游击队》这幕电影,百感交集,泪如泉涌,一首题为七律《悼念文立正》的诗跃然纸上:
银幕荧屏若梦思,微山湖畔立英姿。
列车飞上真身手,虎穴频探妙指挥。
莫道书生难造反,一为战士善坚持。
倭降未见君先殉,齐鲁招魂我太迟。
李锐将悼念诗用宣纸抄好,情犹未尽,诗的末尾加了一句:“呜呼,吾兄生死太匆匆”。
文立正故居
文立正故居位于衡阳市衡山县东湖镇天柱村,始建于清光绪(1875-1908)年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横列式平房,面阔三间,悬山顶,小青瓦,建筑面积130.65平方米。夯土墙体小青瓦屋面,有正厅、左右厢房、后次房共四间。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文立正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100位抗日英雄之一。